首页> 财经 > 详情

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积累运用2(网友来稿) 教案教学设计

2023-06-23 16:04:00来源:互联网

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积累运用2(网友来稿) 教案教学设计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如果这17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,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积累运用2(网友来稿)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的文章。

篇1: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积累运用2(网友来稿) 教案教学设计

积累运用二

教学目标


(资料图片)

1、背诵“读读背背“中的格言。

2、阅读短文,体会到蜜蜂是一种卓越的创造,从中受到启发。

3、通过师生互动、生生互动,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。

4、练习写一个你敬佩的人,把内容写具体。

教学准备

“读读背背”中谚语的幻灯。

教学时间: 5课时

教学过程:

第一课时⒇

(读读背背)

一、“读读背背“。

1、谈话激趣。阅读格言可以使我们丰富知识,明白道理;写作时恰当地使用当地使用的格言,可以使文章更加鲜明生动,有说服力。下面我们来积累一些格言,好吗?

2、自由试读。

3、指明读,全体齐读。

4、谁能说说对格言的理解。(指名说,同学或老师补充。)

5、练习背诵。指名背诵。

二、完成“阅读“

1、自渎短文,思考:

(1) 为什么说蜜蜂酿蜜是一种卓越的创造?

(2) 从蜜蜂的过程中,你受到什么启发?

2、集体交流。

(1) 蜜蜂酿蜜是卓越创造的原因有:博采,即广泛地吸收,来源丰富;提炼,即接受每一朵花中最甜美的东西;加工,即把自己搜集来的东西重新酿造。

(2) 受到的启发。学生可结合读书、习作、生活实际等情况来谈。

3、你认为短文中的哪个句子含义深刻,应该怎么理解?

[意图:放手让学生自学、自悟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。]

三、布置作业。

1、抄写“读读背背“中的格言。

2、把读《蜜蜂的赞美。后受到的启发写下来。

[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积累运用2(网友来稿) 教案教学设计]

篇2: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积累运用1(网友来稿) 教案教学设计

积累应用一

读读背背

教学要求

1、读、背名句。

2、学会阅读短文。

3、进行口语交际。

4、练习写风景作文。

重难点、关键

1、学会阅读短文。

2、练习写风景作文。

课时划分:5课时

教学设计

第一课时⑻

一、导入

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许多写景的文章与诗歌,作者优美的语言你们记住了多少,背一背。

二、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些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

1、出示幻灯片:(写有对联)

(1) 范读,指读、齐读。

(2) 自由读,想想没句的意思。

(3) 小组交流意思。

(4) 全班交流。

2、引导读、背。

(!)出示前半句引背。

(2)要求学会运用。

三、阅读短文

1、自由读短文。(查字典扫清生字)

2、出示阅读要求。

(1) 说说大理云塔的样子。

(2) 背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。

3、完成阅读要求。

(1) 看图,用喜欢的方式朗读文章,遇到不认识的生字、不明白的词语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,也可以向同学请教。

(2) 小组同学相互交流:大理三塔是什么样子的?

(3) 交流,每组可以推荐一位同学介绍,也可以请三位同学合作介绍,每人介绍一座塔。其他同学同学可以补充、平议。

(4) 有兴起的同学把你喜欢的部分被下来。自由练习后背诵给全班听。

[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积累运用1(网友来稿) 教案教学设计]

篇3: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积累运用三(网友来稿) 教案教学设计

教学目标:

1、引导学生读背成语或熟语,积累语言。

2、阅读短文,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。

3、学习写读后感。

4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练习写小发明论文。

教学准备:

学生准备 :1、课外注意读书,准备写读后感;

2、意观察周围的事物,为改进、发明做准备。

教师准备:一篇适合学生多角度思维,易于写读后感的文章。

教学时间:5课时

教学过程:

第一课时

(读读背背)

一、完成“读读背背”。

1、自由读词语,注意读准确。

2、小组接读、接背。

3、比赛:看看谁记住的词语多。

二、完成“阅读”。

1、自由读短文,了解大意。

2、仔细读短文,边读边思考文后练习题,可以在文中圈点标画。

3、小组内合作学习。

(1)自由读短文,边读边思考文后练习题,可以在文中圈点标画。

(2)交流文后练习题的答案。

4、全班交流。

(1) 流下美好的怀念,是因为大桥下的景色很美;引起我的恼恨,是、因为石阶造得多而陡,让外婆因背我过桥而“遭罪”,其实是含蓄地表达作者对外婆的爱。

(2) 短文表达的是作者对家乡的眷恋,对外婆的怀念之情。

(3) 朗读比赛:评选小小朗诵家。

[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积累运用三(网友来稿) 教案教学设计]

篇4:积累运用2(网友来稿) 教案教学设计

作者:qijiagnag@126.com

一、教学目标:

1、积累12条成语,能熟读成诵

2、阅读故事《绿手指》,能复述故事,明白故事道理。

3、参加集体讨论,意思能表达清楚,能与别人合作讨论交流,扮演不同的角 色,适时适当提出自己的看法。

4、能具体、有条理地记下发生在熟悉的人的身上的一件事。

二、教学时数:(5课时)

三、教学准备: 学生准备记下的成语和熟悉的人的材料。

四、教学过程:

第一课时

〈一〉、完成读读背背。

1、复习学习过的成语,背一背

2、出示练习的成语,明确要求:比一比,谁用最少的时间把它们记下来

3、学生自由读成语,试着理解成语的意思,背诵。

4、比赛背诵成语

5、交流其他成语,指名学生写到黑板上。

〈二〉、阅读故事,理解内容。

1、独立阅读短文,借助工具书查词查字,理解短文内容。

2、分小组学习,先读短文再说说“绿手指”的含义,教师巡视辅导。

3、小组派代表说说对“绿手指”的理解。

4、讨论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。

5、交流阅读后的感受和收获。

〈三〉、课堂小结

第二课时

〈一〉、创设情境,激发谈话兴趣

1、教师谈自己购书的经历。

3、导入话题:如何购书?

〈二〉、回忆购书活动,拓展话题。

1、回忆以前的购书经历,说说自己在活动中做了什么,有何感受?

2、同桌交流、增加购书经验。

〈三〉、小组内讨论:

1、如何扮演各种角色

2、在形成一个方案的基础上小组进行演练。

〈四〉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比赛。

〈五〉、全班同学评议,给予肯定与鼓励。

〈六〉、课堂小结

1、交流购书心得。

2、作业:自己去体验购书。

第三课时

〈一〉、谈话导入,激发作文兴趣

〈二〉、交流启发,拓宽思路

1、全班交流回忆童年与生活。

2、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熟悉的人,要讲得有条理

3、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介绍。

〈三〉、读习作要求,明确作文要求

1、选择的人必须是自己熟悉的、喜欢的。

2、选择的事应该是印象深刻的。

3、事情要写清楚,语句要通顺。

〈四〉、学生尝试作文,教师巡视辅导。

〈五〉、评议学生的范文,提高作文水平。

〈六〉、课堂小结,布置作业:

1、续完成作文。

2、完成练习册。

[积累运用2(网友来稿) 教案教学设计]

篇5:积累运用 3(人教版上册)(网友来稿) 教案教学设计

积累运用 3

一、教学目标

1、学习并背诵《滁洲西涧》,阅读《罗马速写》,理解主要内容,了解叙述顺序

2、总结本组课文的写作特点,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、有顺序地观察描写的方法,选择一处景物,仔细观察,展开想象,有序描写。

3、了解剪报的意义、方法、步骤,学习剪报,鼓励学生养成坚持剪报的好习惯。

二、教学重、难点:目标2、3

三:教学时数:4课时

第一课时

〈一〉、竞背古诗,激趣导入

1、比一比:谁知道的诗人多,谁会背的古诗多

2、学习《滁洲西涧》

(1)读通古诗,认识生字新词:滁洲、西涧、怜

(2)粗知大意

(3)诵读古诗,

(4)鼓励用简笔画画出诗歌描写的景象。

〈二〉、阅读短文

1、自读短文,给生字新词注音。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

2、想想短文写了罗马的几样景物,用笔在文中画出。

3、说说作者是根据什么顺序来叙述的?

4、交流学习收获。

5、鼓励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,积累语言。

〈三〉、课堂小结

〈四〉、布置作业。

[积累运用 3(人教版上册)(网友来稿) 教案教学设计]

篇6:积累运用四(2)(网友来稿) 教案教学设计

课 时 备 课

【本学期总第 课时】

【本单 元 第 课时】

【课 题】:积累运用四(2)

【课 型】:综合课

【主 备 人】:好生镇中心小学杜建民

【教 学 目 标 】:

1、背诵古诗《夜书所见》,并在读背中有所感悟。

2、阅读短文,明白其解释的道理。

3、交流健康小常识,提高口语交际能力。

4、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、感受或想象,提高书面表达能力。

【重 难 点关 键】:

【教 具 准 备 】:学生收集健康小常识,为口语交际做准备。

【教 学 内 容 】:

(口语交际)

一、设情景

前几天,一位低年级的小同学在下课玩耍的时突然流起鼻血,有的同学告诉他:“用纸塞住。”有的同学则说:“把头仰起来,让血倒流。”这些同学的建议可行吗?为什么?如果当时你在旁边,会帮助他采取一些什么措施?

学生自由发言。

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引出课题:看来,掌握一些健康小常识还挺关用。下面我们就来交流、介绍你所了解的一些健康小常识。

二、分组交流

1、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,我们现在小组内进行介绍。注意要把话说清楚,说明白。别人在说话时要注意听,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,认为有一楼的可以补充,有不同意见的还可以讨论。

2、组长带领组员把刚才大家介绍的健康小常识进行汇总,推选一名同学做代表想全班做介绍。

三、交流

1、各族代表进行介绍,教师引导全体学生注意倾听,鼓励学生进行补充、提问及讨论。

2、提问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有关健康方面的问题,向别人请教。

1. 教师总结

1、对学生厅、说两方面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,提出希望。

2、结束语: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,是无价之宝。健康的金钥匙就在我们自己手中。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更多的健康常识,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。

【教 学 反 思 】:

[积累运用四(2)(网友来稿) 教案教学设计]

篇7:积累运用一2(网友来稿) 教案教学设计

【本学期总第 课时】

【本单 元 第 课时】

【课 题】:【本学期总第 课时】

【本单 元 第 课时】

【课 题】:积累运用一2

【课 型】:复习积累

【主 备 人】:杜建民

【教 学 目 标 】:

1. 通过查阅家乡的风景或名胜的有关资料,培养查阅资料的能力。

2. 在做小道有的过程中,培养学生爱家乡、爱自然的感情,培养学生的和组精神。

3. 培养学生说话顺序、说出事物特点的能力。

【重 难 点关 键】:

重点:培养学生说话按顺序、说出特点的能力。

难道:培养查阅资料的能力。

关键:培养学生 的合作能力。

【教 具 准 备 】:

图片 投影仪

【教 学 内 容 】:

一、展示资料。

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家乡风景、名胜的资料。

小组交流,丰富学会上读家乡的了解,为学会上的口语交流做铺垫。

二、明确任务。

1. 我们家乡有不少优美的风景、名胜,我们能给前来参观的游客当一回导游吗?这节课,我们就来做小小导游员,向游人们介绍家乡的风景和名胜。

2. 怎样才能当好这个导游员呢?读读要求,说说你知道了什么?(投影出示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)

3. 交流,弄清楚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:

(1) 大大方方,用普通话;-

(2) 按照游览的顺序,把风景或名胜讲清楚,讲出特点。

(3) 讲出感情。

(4) 耐心解答听着的问题。

三、介绍风景,抓组特点。

1. 小组内介绍:向友人介绍家乡的什么风景、名胜。注意说出名胜的特点,可以把你搜集的有关资料展示给大家看。

2. 全班交流:推荐一到两名同学当小导游。全班同学当游客。

3. 情景模拟: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景点,选择喜欢的导游员,组成旅游团,进行“游览”。

四、教师小结。

【教 学 反 思 】:

【课 型】:复习积累

【主 备 人】:杜建民

【教 学 目 标 】:

1. 通过查阅家乡的风景或名胜的有关资料,培养查阅资料的能力。

2. 在做小道有的过程中,培养学生爱家乡、爱自然的感情,培养学生的和组精神。

3. 培养学生说话顺序、说出事物特点的能力。

【重 难 点关 键】:

重点:培养学生说话按顺序、说出特点的能力。

难道:培养查阅资料的能力。

关键:培养学生 的合作能力。

【教 具 准 备 】:

图片 投影仪

【教 学 内 容 】:

一、展示资料。

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家乡风景、名胜的资料。

小组交流,丰富学会上读家乡的了解,为学会上的口语交流做铺垫。

二、明确任务。

1. 我们家乡有不少优美的风景、名胜,我们能给前来参观的游客当一回导游吗?这节课,我们就来做小小导游员,向游人们介绍家乡的风景和名胜。

2. 怎样才能当好这个导游员呢?读读要求,说说你知道了什么?(投影出示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)

3. 交流,弄清楚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:

(1) 大大方方,用普通话;-

(2) 按照游览的顺序,把风景或名胜讲清楚,讲出特点。

(3) 讲出感情。

(4) 耐心解答听着的问题。

三、介绍风景,抓组特点。

1. 小组内介绍:向友人介绍家乡的什么风景、名胜。注意说出名胜的特点,可以把你搜集的有关资料展示给大家看。

2. 全班交流:推荐一到两名同学当小导游。全班同学当游客。

3. 情景模拟: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景点,选择喜欢的导游员,组成旅游团,进行“游览”。

四、教师小结。

【教 学 反 思 】:

[积累运用一2(网友来稿) 教案教学设计]

篇8:积累运用四2教学设计

1、背诵古诗《夜书所见》,并在读背中有所感悟。

2、阅读短文,明白其解释的道理。

3、交流健康小常识,提高口语交际能力。

4、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、感受或想象,提高书面表达能力。

一、设情景

前几天,一位低年级的小同学在下课玩耍的时突然流起鼻血,有的同学告诉他“用纸塞住。”有的同学则说“把头仰起来,让血倒流。”这些同学的建议可行吗?为什么?如果当时你在旁边,会帮助他采取一些什么措施?

学生自由发言。

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引出课题看来,掌握一些健康小常识还挺关用。下面我们就来交流、介绍你所了解的一些健康小常识。

二、分组交流

1、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,我们现在小组内进行介绍。注意要把话说清楚,说明白。别人在说话时要注意听,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,认为有一楼的可以补充,有不同意见的还可以讨论。

2、组长带领组员把刚才大家介绍的健康小常识进行汇总,推选一名同学做代表想全班做介绍。

三、交流

1、各族代表进行介绍,教师引导全体学生注意倾听,鼓励学生进行补充、提问及讨论。

2、提问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"一些有关健康方面的问题,向别人请教。

1.教师总结

(1)对学生厅、说两方面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,提出希望。

(2)结束语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,是无价之宝。健康的金钥匙就在我们自己手中。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更多的健康常识,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。

篇9:小学语文教案《积累·运用七》教学设计

教学目标 :

一、背诵课外选的歇后语。

二、阅读练习。

三、作文。

教学重点:

学习缩写。

教学时间:四课时

教学过程 :

篇10:小学语文教案《积累·运用七》教学设计

一、介绍《小抄写员》的主要内容。

二、读题明确作文要求。

三、分析题意。

1、看题。说出主要意思。

2、析题。说出缩写的要求。

A.内容要完整,重点要突出;B.语言要简练。

3、回忆文中哪些是可写可不写的?哪些是非写不可的?

4、推前:事情的起因是什么?

5、想后:结果会怎样?

四、学生拟题纲(段落式提纲)。

五、构思五分钟后开始写作,教师巡视。

篇11:小学语文教案《积累·运用七》教学设计

一、回忆背诵谚语和歇后语。

1、教师点拨,全班背诵。

2、定时背诵,时间三分钟,看谁背的歇后语最多,同桌相互检查。

3、统计,评选最优秀的歇后语背诵者。

二、理解背诵歇后语。

1、听教师讲解,学生开始自由造句。

2、学生齐读。

3、教师讲述与歇后语相关的故事。

4、学生自由讨论。练习背诵。

5、检查。

三、课后背诵有关歇后语。

篇12:小学语文教案《积累·运用七》教学设计

一、师生以善良为话题讨论神话故事。

1、你知道民间流传哪些神话故事?

2、为什么会流传民间故事?讲解。

3、民单故事的特点。

二、阅读短文《七颗钻石》。

1、学生自由阅读课文。划出全文中心句。

2、哪几段讲了原因?原因是什么?阅读第一、二自然段。

1) 水罐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?

2) 说说为什么水罐会发生这些变化?

3、学生自由讨论故事中所蕴含的`道理。

篇13:小学语文教案《积累.运用一 》教学设计

学习目标:

1.读读背背描写自然景物的对联。

2.阅读《大理三塔》。

3.口语交际。

4.习作

课时安排:6课时

学习过程:

篇14:小学语文教案《积累.运用一 》教学设计

一、学习对联

1、教师简介祖国古老文化——对联。

2、学生自由诵读对联。

3、教师大概介绍对联的内容。

4、学生练习背诵对联。

二、阅读短文

1、学生自由朗读短文,了解大意,找出文中不懂的地方,做上记号。

2、讨论:

这篇短文介绍的是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?(介绍的是云南的大理三塔的地理位置,和它周围的优美环境,详细介绍了大理三塔的壮观景象。)

短文有几个自然段?每个自然段是什么意思?

3、教师指导、小结:

第一自然段,大理三塔的地理位置。

第二自然段,大塔的样子。(大塔的样子写得最详细,可分三层来理解:一写大塔的名称和它的大小。二写它的总体形态美。三写了它的具体构造。)

第三自然段,两座小塔的样子。

第四自然段,大理三塔的价值。(这一段最后的排比句表达的意思非常全面深刻。)

4.引导学生分段。大家看,这四个自然段中,那些自然段意思比较接近,可以归为一段?段意怎么归纳?

5.教师小结:(第二三自然段的意思比较接近,可以归为一段:介绍大理三塔的样子。)

6.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。

7.朗读指导。

篇15:小学语文教案《积累.运用一 》教学设计

口语交际

一、学生自读题目要求。

1.给学生简介什么是导游。

2.你们愿意当导游吗?愿意把大家带到你的家乡看看吗?

3.那么你准备怎么样向大家介绍你的家乡呢?

二、学生讨论。

1.你的家乡在哪里?怎么走?

2.你的家乡有些什么名胜、风景?或者有些什么好玩的地方?

3.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?说出来给大家听听。

三、学生同桌互说自己的家乡。

四、请两三个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。

1.大家注意听,看别人是怎么介绍的。

2.听的时候可以随时举手提出问题,让导游解答。

五、教师小结。

今天我们当了一回导游,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家乡,将来我们还要学会向别人介绍我们湖北,介绍我们中国。向世界各地的朋友介绍我们的祖国。这就需要我们了解自己的祖国,了解她的历史、现在和将来。需要我们具有广博的.知识,需要我们具有一流的表达能力,那样才能把我们的祖国介绍给世界,介绍给未来。要达到这样的水平,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呢?(好好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,训练自己的说话水平。)

六、请大家回家把我们学校介绍给你的爸爸、妈妈。

篇16:小学语文教案《积累.运用一 》教学设计

作文指导

一、提出学习任务

1、大家自读作文要求。看看这次作文确定的范围是什么,要求我们写什么地方,什么时间,什么类型的内容。

2、小组讨论自己的理解情况。

二、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校园内或别处的景物读题目要求,使学生初步了解作文内容。

三、再读题目要求,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?

1、出示作文要求

(1) 写校园内(或别处)的一处景物,

(2) 按一定的顺序记叙,内容具体,可以加入丰富的想象。

(3) 写好后修改。(用上修改符号)

2、逐条讨论分析

3、大家看一看:我们的校园里有那些景点可以写?

如:教学楼,大操场,小花园等。

大家思考一下,你准备选取哪里的景物来写?这个景点可以分为几点来写?

4、交流启发,拓宽思路。

自由交流,说说自己准备写什么,怎样写。

5、你准备重点写什么?

6、请两个同学说说自己的材料及思路。

篇17:上册积累运用一(网友来稿) 教案教学设计

教学过程:

一、出示作文要求

看图作文,作文要符合图意。

二、读题目要求,使学生初步了解作文内容。

三、再读题目要求,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?

学生可以写从书中的图画上看到的和想到的,也可以写从自己最喜欢的图画上看到的和想到的。

四、仔细观察图画,看懂图意。

有序观察,看懂图意;

合理想象,丰富画面;

编写故事,符合图意。

四、学生作文,教师巡视

五、个别面批,指导差生

★ 《积累运用三》语文教学设计

★ 积累运用3(网友来稿) 教案教学设计

★ 《积累?运用六》教学设计

★ 《积累·运用四》教学设计

★ 《积累?运用七》教学设计

★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

★ 五年级语文《积累运用三》教案

★ 积累与运用三教学设计

★ 《积累·运用七》的教学设计

★ 《积累与运用(八)》教学设计

标签:

上一篇:路由器怎么安装和设置密码(路由器怎么安装和设置)
下一篇:最后一页